官方公众号
学院 萨提亚文汇 BETTER ENGLISH BOOK
我常常感觉像活在梦里,一切都不真实——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
2024-11-29
“我常常感觉我是活在梦里,好像跟这个世界隔了一层纱,这个世界像假的一样,周围的人和环境给我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

                              

从精神症状学上来讲,这种感觉叫做非真实感,也叫现实解体 

微信图片_20241129170739.png



 现实解体 
derealization
现实解体:又称非真实感。指个体对周围环境的感知清晰程度降低,感到周围事物变得模糊不清,毫无生气,缺乏鲜明生动感,视物如隔一层帷幔,听声音如隔一道屏障,因而认为外界变得不真实了,都是假的一样
 人格解体 
depersonalization
人格解体:狭义的人格解体指对自身状况产生一种不真实的体验,属于存在性意识障碍。如体验到自己的思想、情绪与行为变得不真实,感觉脑子不清晰,体验不到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变化。对周围环境的不真实体验称为现实解体或非真实感。有人将其合并称作广义的人格解体,两者可单独发生,但多同时存在。
常见疾病
disorders
现实解体作为一种精神症状,常见于正常人的疲劳状态、神经症性障碍、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颞叶癫痫等。致幻剂所致精神障碍、酒精戒断反应、苯二氮卓类药物戒断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强迫障碍中的个体也会出现现实解体的症状。在排除了其它精神疾病后,现实解体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存在。
微信图片_20241129170802.png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
depersonalization/derealization disorder
人格解体障碍是一种精神障碍,患者持续或重复感到人格解体或非现实感。在DSM-5中,它与现实解体障碍合并,重新命名为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在DSM-5中,DPD仍被划分为分离障碍,但是在ICD-10中,它被称为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综合征,并被划分为一种神经症。
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titeria
1.存在持续的或反复的人格解体或现实解体的体验或两者兼有。
a. 人格解体:对个体的思维、情感、感觉、躯体或行动的不真实的、分离的或作为旁观者的体验(例如,感知的改变、时间的扭曲、自我的不真实或缺失、情感和/或躯体的麻木)。

b. 现实解体:对环境的不真实的或分离的体验(例如感觉个体或物体是不真实的、梦幻的、模糊的、无生命的或视觉上扭曲的)。

2.在人格解体或现实解体的体验中,其现实检验仍然是完整的。
3.这些症状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4.该障碍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例如,滥用毒品、药物)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例如癫痫)。
5.该障碍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更好地解释,如精神分裂症、惊恐障碍、抑郁症、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或其他分离障碍。
治疗
therapy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大多很短暂,不需正式治疗即可好转。但频繁或持续的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则需要治疗。
心理咨询
对许多人来说,心理咨询可以给予患者更多的空间谈论其感受,并且可以帮助患者面对引起身心压力的原因。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的心理咨询是一种特定的创伤咨询,可能非常困难,但通过在安全的环境中面对创伤,可以帮助缓解分离症状。
许多人发现,正确的咨询可以帮助患者从分离障碍中康复,尤其是了解了潜在的原因或触发因素,并学习了应对机制和技巧的时候。
微信图片_20241129170828.png
药物治疗

有一些药物被用来缓解分离症状,但是,没有专门针对分离障碍的药物。相反,有一些药物可以协助治疗分离的触发因素、原因和其他症状,从而有助于减少分离的出现。例如,无法入睡(失眠)会让分离更难处理,因此,医生可能会开一些促进睡眠的药物。抗抑郁药也可用于治疗伴有分离的抑郁或焦虑。

自我照护

还有一些自助技巧也很有用。有些人发现写日记很有帮助,把你的想法和感受写下来,这样你会更加了解它们。对于患有DID的人来说,这有助于将不同的身份联系起来,而对于那些经历过失忆期的人而言,日记可以帮助消除记忆空白。其他建议包括为自己写笔记,记录有用的信息,如时间和日期、紧急联系电话和提醒,这样,如果你的分离导致记忆空白或身份冲突,你就有了一个实用的参考。

以其他方式照顾自己也很重要。基本的健康生活理念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应对分离障碍,比如均衡饮食、充足睡眠和锻炼。这些都可以帮助您管理你的心理健康和幸福,而这反过来又有助于治疗分离障碍。


本文参考文献:陆林.沈渔邨精神病学(第6版)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