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学院 萨提亚文汇 BETTER ENGLISH BOOK
课程播报Day 2 | 福州林文采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专业课Level 1 二阶 (10月17日)
2021-10-19



微信图片_20211019100721.jpg

福州林文采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专业课Level 1 二阶 (Day 2,10月17日)



  课堂分享


一、课堂提问


1、问:孩子七岁多,跟爸爸生活,打电话跟我说:妈妈,我觉得活着没意思,怎么回答?

林文采博士 答:简单回答,妈妈看到你活着就是有意义了。


2、问:孩子被老师调到中间组第一个位置,孩子坐不住?

林文采博士 答:孩子如果坐不住,里面有很多情绪,给他做心理营养,情绪就比较平静。

 

3、问:生了弟弟,哥哥打弟弟。

林文采博士 答:你画了冰山,决定做什么?多陪哥哥(家长回答)这是对的。

 


4、问:内疚和羞愧会伤害灵魂?


林文采博士 答:沮丧会消耗生命力,伤害灵魂就是会伤害生命力。



5、问:孩子现在情绪稳定很多,但我跟他聊情绪,16岁了,但孩子讲不清楚。


林文采博士 答:大部分青少年是讲不清楚情绪的,我们成年人也不一定讲清楚。有好些是复合感受。你能够做的,一个是倾听一个是接纳,你要画他的冰山,孩子对他自己的冰山不那么清楚的。你是不了解16岁的孩子,他们一大堆迷茫在内心。



6、问:越小孩子越用感观来了解世界,高敏感的孩子如何支持他们?


林文采博士 答:高敏感的孩子最重要的是三个不做,做心理营养。


 

7、问:我们回去有什么方法可以自己甄别情绪?


林文采博士 答:办法没有,只有自己去甄别感受,感受是个人的,是要自己去体会的。多去试多去体验。所以这个难就难在,现在对感受说不清道不明的。最近思考我自己,相对来讲我的原生家庭比较好,把我保护比较好,我父母没在我面前激烈的吵架,他们的父母功能是比较好,虽然我妈比较凶,但在底子的部分保护了我。像我这么非常高度的敏感的人,我是很幸运的,人格没有扭曲,但过了关以后,比其它人更能够感受各种各样的感受。


茶叶拼配的好,是每一种纯的茶味道都有了解。所以我劝大家不要那么复杂,先找纯的感受。我想大家是普通人,不必了解那么透,十几个够的了,除非你要做情绪大师。如果你真的了解课堂这些,足够了。


8、问:妈妈发现14岁儿子谈恋爱,成绩下降,爸爸发脾气,妈妈应该怎么做?

林文采博士 答:是孩子小时候心理营养不够,无条件接纳和重视不够,他通过谈恋爱享受爱这种感觉。我们跟孩子关系好到一个地步,把爸妈当重要他人,三个不做,做心理营养。可能恋爱对他影响不那么大,协议成绩不跌就不管。跟老公也是,关系好,话就听得进,关系不好,话就听不进。孩子第二次性特征发育就会想谈恋爱,这是自然的。

 

9、问:我画对方冰山中渴望那个部分,核对时,对方说没有,怎么判断谁对谁错?

林文采博士 答:不能界定谁对谁错,你只是反馈。你争论谁对谁错,没有意义。我们总是证明自己是对的,不需要的。治疗师掉一个陷井,看到一个负面的就想转一个正面的。这样人家就不来找你了,因为没有被接纳。在心理治疗里,最动人的地方,是案主感受到完完全全地被看到和接纳。无条件接纳是最重要的。


10、问:孩子有人际交往障碍,怎么做?

林文采博士 答:说明孩子的心理营养不够,可以角色扮演,在家里面跟他多练一点,两个角色轮流。


11、问:孩子因为放学后,没被爸爸接到,回家发信息用难听的话骂我。我伤心难过,我该怎么应对接纳?

林文采博士 答:直接告诉孩子你这样的语言我不喜欢。


12、问:孩子一年级,很在意我们的评价?

林文采博士 答:如果孩子这样说,你孩子的冰山是什么?如果孩子说:“我不喜欢人家悄悄讲我”,那什么样的孩子会这么在意别人这么评价他?孩子这样说,说明他内心有缺乏你要去学习这个部分,学习一个一个冰山的做。孩子每年都不一样,谁能一直不断告诉你答案。,这个不难,你要自己学这个。




二、冰山的第三层—想法


今天要做一个练习,针对的情况是非理性想法。教大家做啄木鸟,啄自己的非理性想法,尝试把我们每个人有的非理性想法拉出来。很多非理性想法从脚本来的。


非理性想法有两个特点:


1、强迫性的,我一定要、我应该要;绝对化的,我绝对必须。暗示做不到就是有问题的。非理性想法有强迫性词汇,但不是所有非理性想法都是强迫性的。


2、万一做不到就是毁灭性的。做不到就是世界末日,就是完蛋。比如:我的婚姻一定要成功,不成功就会完了。我的孩子一定要考上大学,否则他就完了。我的事业破产我就完了。


如果我们是有爱的,在想法层面被非理性想法卡住的话,那个爱的行为就出不来的。


完美主义和精益求精最大的不同:一个快乐一个不快乐。完美主义者是不会快乐的,精益求精是会快乐的。


当一个信念影响你的生活的话,信念改了生活就改了。


非理性想法的转化: 强硬的可以松动,毁灭性的让它有出路。


非理性想法:“只要有人不喜欢我,我就有问题”,他要是没有问题就是我有问题,为了证明我没问题,去找对方谈。其实没什么问题,只是对方单纯不喜欢你。事实上两人都没有问题,有人喜欢就有人不喜欢。

 

如果有人对你特别好,就有人对你特别不好,这是正常的。

  

通常我们不这么直接用思想改思想,这个很难做到。一般我们用真相来改想法,从真相里面让他知道他的想法是有问题的,只有真相是不能抹杀的。我们带案主去看真相,看真相有时是很痛苦的,但一般上只有真相能改变想法。咨询师听案主说,用心听,反馈“你看到什么,你发现什么”。


三、冰山的第四层—期待


最重要的学习,是我为我的期待负责。

你的期待是属于你的,别人没有义务要满足你的期待。如果对方满足你的期待,你一定要感恩。你可以想办法让ta满足你的期待,但人家不一定要满足。如果人家常常满足你的期待,你要很感谢。一旦学会了,就不会因为人家没满足就失落。

每个人管理好自己的期待,人际关系就会好一点。


所以重要的课题:对于那些未满足的期待要怎么办?


1)把期待降低,降低到我的底线。


2)放下,但放下代表失去,需要去处理你的悲伤。如:我一直期待一个很好的爸爸,但这么多年爸爸没有做到,所以你愿意放下你理想的爸爸吗?当你说愿意的时候,心里会因为失去一个理想的爸爸而悲伤。那我的悲伤怎么办?我能不能接受我的悲伤。所以放下不容易。


3)替代。如,期待他爱我,试来试去他也不爱我,所以我去换个人爱我;我去不了这个公司,换另一个公司;孩子不弹钢琴,就换打鼓。


4)保留期待,一定要有新的方法。如果没有新的方法,保留的话那就会痛苦。保留和痛苦会在一起。


5)去看渴望。所以冰山的上层,都可以看下面几层,改变上面。 


 

四、关于期待的课堂问答


1、问:如果我有期待,但期待一定不会实现,所以我就没期待,那是好事吗?

林文采博士 答:是的,这是大智慧来着。能看清这两者,有的人看不清,这是正常人跟精神病人的区别,什么是幻想什么是真实。人类有时候在一点点幻想里得到一点点快乐,因为在真实里得不到。大脑不知道真和假。心理治疗有用,是制造场域让来访者得到体验。如果我们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又能够放下,是智慧。

 

2、问:那都放下了,没有期待,还有动力吗?

林文采博士 答:动力在于价值感的实现,而不是期待的目标实现。我不需要对别人有期待,但我可以对自己有期待。现在我慢慢老了以后,对别人期待越来越少。但我对自己有期待,成长让我快乐,每成长一分都会让我快乐很多。有生命的东西自然就会长,生命本身只要有长,就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