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师的课堂总是以精彩的答疑开始,
每次的回答总是入木三分,金句频出。
提问:作为咨询师,如何让自己的价值观不影响到案主
1,这些不是在咨询时才做的,而是在咨询之前自己需要先成长的。
2,做为咨询师,做自己的好爸爸好妈妈,看到自己需要心理营养自己做给自己。
3,几个议题,是要我们自己去处理这个部分的:分离的议题,生死的议题
提问:咨询中,遇见挑战自己价值观的案主的时候,如何应对?
其实,和我们在生活中是一样的
如果不问我,我不讲
如果问我,我直接讲
但我们咨询不是辩论,不是来讲道理的,我不需要说服对方认同我。
提问:初中的孩子拿妈妈的钱,怎么办?
1, 看孩子这样做渴望的是什么?我愿意去做,我能做吗?
2, 我管理好自己的金钱,不要希望孩子不拿,又期待孩子管理好自己,孩子是做不到的。
3, 孩子的金钱观,是父母教会的,但不要希望一次性教会。
提问:青春期孩子,生活习惯不好,房间脏乱差,各种毛病,怎么办?
孩子来到世上,各种习惯都是我们养的,现在孩子习惯不好,那难道要去责怪孩子吗?不是父母要反思吗?
父母在小事上要求多的时候,大事再管孩子就不听了,父母不要轻易出手,小事忽略,大事才出手。
答疑之后,继续学习如何做咨询,
一个完整的咨询有哪些流程?
我们又如何确定咨询目标?
一个好的咨询目标是怎样的?
如何搜集与咨询目标有关的信息?
如何在倾听时问历程性的问题?
咨询中需要完成的内容是什么?如何增加案主的觉察?
老师一一讲解,就像一张心理治疗的一个小时对话导航。
现在方向有了,咨询中到底如何做呢?
大家都知道要练习,但是小白如何练?怎么练?那谁练呢?
我们的助教!图片图片图片
因为助教能最真实的反馈自己,即使受伤,也懂得如何照顾和疗愈自己。
哈哈,这可不是个案模拟,而是一群小白,对一个助教……真实的个案真到实枪的实战练习。
学习让我们知道怎么做,
练习让我们有了真实的体验;
再通过观察和核对让我们发现怎样做是好的,怎样的方式是需要调整的……
练过了有不会的,有困惑的,怎么办?
老师说:来问我!
大家就是这样拿着老师的咨询导航,
投入到真实的个案当中,带着助人的热忱,个个踊跃参与,集思广益,献计献策,胜不骄败不馁地推进个案……
结果,做的如何呢?
我们永远用真相说话,
助教们说:我们以为我们是来疗愈学员的,结果我们被学员疗愈了!
那当然,不看这些都是谁教出来的学生。
林老师不只是在教我们每个人如何做咨询,
她更是能把全场100多个人调成同一个频率,构建了一个专业而温暖的场域,让整个场呈现最好的咨访关系。
这就是林文采的魅力和实力!
大家拿助教练习完个案,助教再给学员做个案,大家集体观察和学习助教的示范。
林文采萨提亚模式专业课,就是手把手教你做咨询,这不是玩虚的,而是真刀实枪的实战演练,你想不会都难!
还有更多金句哦图片
人类的忍耐力,对同一件事就只有两次,第三次就没有了,只是我们父母老是不死心,对孩子三个不做做了一次两次三次上百次,其实不知道的是孩子早就已经离你远去了。
孩子来到世上,各种习惯都是我们养的,现在孩子习惯不好,那难道要去责怪孩子吗?不是父母要反思吗?
父母在小事上要求多的时候,大事再管孩子就不听了,父母不要轻易出手,小事忽略,大事才出手。
青少年没有目标感,那父母可以常和他谈谈他的未来,想要一个怎样的人生,那现在可以做什么准备呢?不过如果你们关系好的话,就可以谈。关系不好的话,谈什么都没用。
谁都没办法预测明天的事,最大的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不是寄托在别人身上。最大的安全感就是只要我还活着,我就是有希望的。
我们自己进了三步退了两步,这是正常的现象,我们允许自己这样,怎么就不能允许孩子也是这样呢?
我们不需要通过羞辱孩子来推动她的改变,即便是孩子在羞辱之下改变了,那他的生命中也留下了深深的创伤
孩子终究是要自己去面对世界,
孩子终究是要在其中学习和成长,
只是父母害怕不敢让孩子摔跤和犯错。
好的心理咨询,一定是为了帮助一个人更加独立自主。
说了却不做,有意义吗?一点意义都没有。
咨询中有没有固定的问话是比较安全的?
答:没有,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一致性:我们不防御,就能把别人的话听进去;当案主感觉不舒服,我们就把别人说的话当话听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