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那天,在去林老师课堂的路上就几次红了眼眶,仿佛再次感受到我在绝望中被思羽老师托住,被林老师的心理营养滋养,活出了一个全新的自己,这些明明只是半年前的事,但又仿佛已经是一个世纪那么久远了,仿佛脱胎换骨了一样。
在路上,看到微信群里有那么多的人今天都会来听林老师的课,也就意味着能有这么多的人,乃至他们的亲人、朋友和同事都能够被托住、被滋养,甚至是因此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的时候,心里就异常感动和喜悦。
上课心得一时之间不知从何说起,但是我想,我和我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的转变,就是我这次参加亲子工作坊众多体会的缩影。之前我一直忍耐着不离婚,是因为孩子,最后坚决要离婚,也是因为孩子。
记得我的孩子以前在游乐园坐他最爱的旋转木马,是面无表情的,也许是我习惯了,也许是因为我当时的心情也很低落,我没有在意也没有觉得这有什么问题,直到我和朋友一起带着各自的孩子一起出去玩的时候,朋友问我:“你儿子玩的不开心吗?他为什么不笑?”我解释说:“他开心呀,他最喜欢坐旋转木马了,要是他哈哈笑了,那一定是很兴奋了。”
我还记得我带着孩子到我表姐家吃饭,大家都很喜欢他,从他进门所有的焦点都在他身上,每个人都想抱抱胖嘟嘟的他逗逗他开心,没想到他被吓坏了,最后大家只有忍着不看他不叫他的名字他才能安静的在我怀里玩,最后把他哄睡了我才和表姐一家吃了饭。
慢慢的,他会和小区的物业管家、园丁主动打招呼甚至像个小大人一样和他们聊天,送他去幼儿园的第一天,我和他在幼儿园门口排队,他会说“妈妈,我等不及想要进去了!”每次新学期开学,他看到老师都会冲上去给老师一个爱的抱抱。老师也很多次向我反馈,我儿子是个热情开朗又贴心的小暖男,还很有正义感,现在哪怕只是透过照片,都能看到他眼里的阳光。
我特别记得有一天晚上睡前,他说:“妈妈我真的很喜欢你。”
我问他:“为什么喜欢妈妈呀?”
他说:“因为我想什么就可以什么,不管什么你都还是爱我”,我心里一惊,他这是把老师的理论知识用“婴语”给说出来了吗?我问:“你的意思是不是说妈妈会尊重你的选择,让你做想做的事,不管你开心还是难过,做的好还是做错了,任何时候你都觉得妈妈会爱你,是吗?”
他整个人爬到我身上抱住我说:“是的!”
做心理营养,真的什么时候都不晚,而且对任何人都有用。这半年,转变很大的,还有我的前夫。
我们结婚7年离了婚,之前的感情真的很好,而后面的冲突也真的很大很大!因为离了婚,我们见面、交流的机会自然很少,但是就通过短短的几次交谈,他说以前,他说前一句就知道我会怎么说下一句,所以面对我现在的反映非常意外和惊讶!慢慢的他也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从暴躁变得温和平静,从孤僻变得很有人情味,他说,他觉得被我看见了。
事不在小,而在为之。自从接触了林老师的心理营养,我几乎逮到机会就对儿子做,刚开始当然很生硬,甚至没有达到我预想的效果,有时候因为自己的情绪没有处理干净,或者因为对林老师的知识没有吃透,以为在做心理营养,其实在完成自己的期待和目的,有点跑偏,幸好,这种假的心理营养孩子不收,所以我还应该感谢孩子这台“验钞机”助力我的自我成长!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细细体会、思考琢磨老师的理论知识,加上对孩子的爱和了解,一直坚持做心理营养,就在不知不觉间,转变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发生了。
三天课程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同学们的热情挡都挡不住,申请林老师到昆明开专业课,我毫不犹豫的报名参加了,和我报名这次亲子工作坊的心路历程一样,当时,我很犹豫,在我难以抉择的时候,我问自己,我不去会后悔吗?答案很清晰的浮现出来:我会!于是我在凌晨12点迫不及待的报了名,是的,钱还可以赚,林老师的课我一定要去。这些宝贵的东西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有意思的是,我曾经让我表姐也来上林老师的课,我对她说:“就是我自己出钱也要让你来。”没想到,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我听到了小组助教老师对她的朋友也说了同样的话,这个时候我默默回头看了看其他正在热烈讨论着的小组,我想,会有很多人和我们一样,仅仅只是因为自己真正受益了而自发的,甚至有点不由分说的推荐身边的人来到林老师的课堂。看!林老师燃起一个火把,我们一人擦亮一根小小的火柴,走,去照亮更多的人。
最后,用一首陆游的诗,来概括我从一开始到现在到未来跟随林老师学习的心得和体会,共勉之!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