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年4月到2021年12月,2年8个月的时间,上完了林老师萨提亚模式专业课的初阶和高阶。回想这2年多的历程,内心还是汹涌的感动和感慨,不由得流下了珠珠眼泪,我想,到了一个总结的时刻了。
个人成长:从纠结拧巴到丝丝喜悦
走进专业课的时候,我正处在一个纠结拧巴的状态,虽然学习了亲子课和亲密课,育儿和亲密关系都有了一些进步,但是我整个人的状态还不稳定,这个我自己是知道的,主要表现在:一见妈妈内心就搅动,一听她说话身体里头就翻滚,还不得不表面平静;面对孩子,还很难做到情绪稳定;面对先生,我内心深处还是冷漠和抗拒的,尽管外面的功课已经做了很多,而那份不安感和不稳定感只有自己内心是清楚的。还有尤其关于自我的部分,我知道我是没有稳定自我的,我其实非常在意外在的评价,恐惧权威,在社交中不能一致,很难接纳自己的“不行”,冰山常常不由自主的晃动,这些内在的部分,真的是只有自己才是最清楚的。
而这三年来,走过萨提亚专业课的历程,对我来说就像闯关游戏一样,一个关卡一个关卡的过,每一步都在不断突破自己的议题,一点一滴的成长着,就像林老师说的一样,成长出一丝一丝的喜悦。
初阶课一阶段,五天原生家庭的个案,流了这辈子以来最汹涌的眼泪和鼻涕,虽然没有真正上台做个案,但是几乎在每个个案当中都能搭顺风车,不是与爸爸的议题,就是与妈妈的议题,再者就是原生家庭里未满足的渴望,那时也不懂什么看专业看结构,总之就是全部走在自己的历程中,哭啊哭啊,有几次哭到头疼眼肿,已经完全分不清这些眼泪到底是流给谁的。
在父母童年环游里,我第一次真实的感受到原来我的爸爸妈妈,曾经也是一个小孩,原来他们真的不是万能的,他们的人生那也是人生,他们曾经没有给到我的安全感和模范,其实他们自己也不曾有过。
在一个处理与爸爸关系的个案中,我看到我的爸爸,他的人生其实是多么无奈、多么寂寞,和妈妈20年互撕粉粹的婚姻里,他是那么寒冷。如果说他对他的女儿们毫无疑问是有爱的话,他最爱的就是我。而我那时候已经和他失联近10年了。当即我在场上就决定那年冬天我要回东北看我爸爸。那个冬天我带着儿子回去了,寒冷的大东北,让我永生难忘的温暖就是我和爸爸的一个拥抱,以及那个略显不适和僵硬的爸爸身体里传达出来的那份理解和爱。
在处理与妈妈的个案中,我完成了对妈妈的去理想化,也找到了我为何对妈妈的感情那么复杂的原因,原来她以爱的名义,在她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生里,用她的整个人、整个情绪来紧紧控制着她的孩子,使得我的生命力之花被压抑,即便是我在非常肯定我很爱她、心疼她的情感里,我仍然很难靠近。老师说看见带来理解,理解带来接纳,而接纳就是爱;在我对妈妈关系的这份看见后,我就决定我要对妈妈一致性沟通和敢敢对她说“不”。可是,这个过程多难呐!每每她踏进我的界限,我都鼓足勇气想像着自己是林老师附体,一边怕一边拒绝,经历过多少次的拒绝、被冷漠以对、修复、再拒绝……能够度过这个过程,很大的功劳就是心理营养,我听老师的话照做,对妈妈三个不做,做心理营养,这样就能帮助到我们的关系,即便是我在“大逆不道”的拒绝她时,仍然关系是不致于断裂的。而随着一年一年过去,妈妈也越来越知道她可以怎么爱我,而我需要怎么爱她,我们如何能彼此尊重又彼此相爱。这对我来说太不容易了。
在这个阶段,我还看到了爸妈的婚姻关系,是如何深远的影响着我的安全感、亲密感和责任感的。其中最大的部分就表现在我的亲密关系中,我为什么总是用情绪化的方式求对方关注,为什么总是一碰到冲突就想到放弃,为什么总是充满着不信任和不满足……那些我过去不知道答案的,都在这份看见中得到解答。
初阶课二阶段:冰山、自我环、影响轮。在自我环体验与自我联结,在影响轮夯实自己的资源,最大的收获当然是冰山。学会了林文采萨提亚模式的冰山,就是得到了生命中一个超级大礼包,这个礼包里就藏着关于自己、关于他人、关于关系的很多密语,解读到这些密语,就收获了创造幸福的能力。
我简直太爱冰山了,在学会之后至今,画了将近三百座冰山,每个冰山都是一份成长,甚至有的可以说是我生命中的转机。当我面对被指责就僵住的反复议题,当我先生投资失败时,当孩子引发我莫名的愤怒时,当权威恐惧时,当在别人的眼神里左摇右晃时……我都画一个冰山,在冰山中探索自己,做觉察和决定,生命的转化不知不觉发生,就在那一座座冰山里。
高阶课一阶段,接往日幼童、做哀伤处理、看原生家庭图。我在小组里做了一回案主,助教克莲老师帮我做了接往日幼童,当克莲老师说我感觉到你准备好了的时候,我心里也很笃定,这份笃定是来自于之前的成长历程。在这个个案里,我回到高中,接回了那个青春期叛逆、厌学、荒废学业的程程,高考的失利曾是我十年之久的一个后悔,深深的遗憾反复出现在我的脑海——如果当初我有好好珍惜高中学业,今天的我就是另外一番风景,这个遗憾带给了我很多的反思和督促我后来的努力,但同时也让我体会到我是如此不接纳我自己,不接纳我这个人,也不接纳我的现状,我的生活和我的心永远是在别处的,在如果里,而这变成了我十年间的另一个的遗憾。当我把那个高中生接回来,我感受到她慢慢弥漫在我的身体里,我的身体也越来越稳重。我知道接这个孩子回来对我来说意义很大。我做到了真正的接纳曾经失败的自己,我不需要完美的人生,但是我需要完整的人生。
高阶课二阶段,抑郁症、离婚后、处理期待、处理渴望、创伤治疗,老师的专业课全部都是妥妥的干货!这个阶段,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成长是在知识、技术上,这个部分在后面讲述。
高阶课的最后一个阶段,五天的婚姻治疗主题,开始在个人成长的部分,我没有报什么期待,心想着去学习如何做婚姻治疗的,林老师的课魅力就在于你永远可以相信林老师,总是会带给你意外的惊喜。果不其然,在我个人的亲密关系中,又有很大的收获。
我忧郁、他冷静,被讨论很多的一个组合。我终于弄明白了,我当初为何跟他!我无论从天生气质,还是从原生家庭看,都是那么要一个东西——安全感,而他无论从天生气质,还是从原生家庭来,都足足有一个东西——安全感,他这个人站在那里就是“安全感”的代名词,所以我愿意和他生一个孩子(生孩子对于我来说非常难)。而事实是,人家确实给足了我安全感,无论是在情感、在经济、在情绪上。
可是天下餐食均是套餐,老天爷最讲究公平。当我听到老师说:“冷静型,是最固执的,他认为他永远都是对的;冷静型,无论他怎么做,即便人家已经倾尽所有,很有可能也是无法完全满足伴侣的渴求;婚姻中,我们不单单要看我需要多少,还要人家付出多少,有时我们觉得很少,很可能已经是别人能给的全部。”如被当头棒喝一般,是噢~当我觉得他做的还不够时,他最常说的话是:“我把我整个人都掏给你了,难道你还不知道吗?”我之前自动化反应回说:“我真没感受到”。我觉得我是一致的,可是今天我知道了,人家也是一致的。他无法完全满足我,这也许就是我的一份遗憾,可是,要多少是够呢?婚姻中不只要自觉,还要觉他呀。到哪里找完美的伴侣呢?首先我自己也不是完美的伴侣。但是我们是最合适的伴侣,因为我们一直在尽最大的努力彼此顾念着,这就是我们关系中最美丽的部分,而他给了我在关系中最看重的东西,这就是基石。这次我选择放下对完美伴侣的期待,放过自己、放过他,两匹马放出来,自由了,也更加亲密了。
回顾这段个人成长的旅程,有时候是很艰难,甚至是痛苦的,因为要一次次的剥开自己,还要花力气修修补补,更加要花大力气一点一滴重建。可是伴随着痛苦的是成长的喜悦,是一个更加稳定的、有亲密能力的、有界限的、宽容接纳的、自我负责的自己,这样的自己慢慢在长大,说起来,就是自己天性的五朵金花逐渐绽放呀。
心理咨询师:从咨询小白白到可以养自己
专业课给我带来的还有很大一块,是在我的工作上。
当初我走进专业课时,是一个无业的状态,做了全职妈妈三四年,孩子上幼儿园,一时间我还没有再投入职场,也不知道自己一个中文系毕业的,脱离职场多年的妈妈,能做点什么呢?虽然家里不急着我这份工资拿米下锅,但是对于我个人来说,读那么多年书,有不错的领悟力,真的就能够平静的一直不工作吗?
在进入到初阶课的第二阶段,也就是冰山的学习和践行后,我想我可以开始尝试做心理咨询。我记得老师也在课上鼓励我们,说单单是做好冰山,就可以开始敢敢试着做一些简单的个案了。当时是觉得冰山这个工具太好,不深入的分享出去,那真的是可惜。抱着这份心,我就在朋友圈开始发布消息,意思是我准备好了接咨询个案……于是就有了第一位来访者,然后就有了第二位、第三位……那时接一些“简单”的关系个案,亲子关系、亲密关系,基本上用画冰山、简单雕塑、心理营养就可以帮助到来访者了。积累了两三个较为有效的个案后,我开始对自己对林老师教的东西更有信心,就时常在朋友圈编一些原创的文字分享,这样就吸引了更多的来访。那时候的来访还是约在一些共享教室。
真正的突破在疫情期间。疫情期间,很多亲子问题、夫妻关系问题凸显,疫情稍稍放松,反而有了更多的来访,再去共享教室也很麻烦,于是就萌生了租一个工作室的念头。非常感谢的是,爱人特别支持我,眼看着有可能入不敷出的情况下,还是支持我租一套房作为工作室。咨询室在一个新的小区里,阳台外就是植物园,咨询室的窗外,一片绿色,很多来访者都非常喜欢,我也很开心在自己心旷神怡的地方工作。咨询室没有做广告,我也没有平台没有人脉,单纯就靠转介绍,和在朋友圈吸引人,就做起来了,一开始咨询量也不多,一周一两个就很满足。因为这是我练习和成长的好机会。
到高阶一阶段的时候,我做了差不多100个小时的个案。这个阶段对我专业的成长帮助非常大。首先是在小组里,做三人小组练习时,我做咨询师,我明显感受到自己的冰山在那里飘摇欲坠,我努力在做可是还是毫无头绪,一直在生拉硬拽案主,做完我自己也很挫败。案主给我的反馈也不好,案主说如果咨询是可以这样做的,那我回去也可以开始做咨询了。这句话把我打入了冰点,我原本还沉浸在我正在工作室运行的好势头中呢!我今天想想,很感谢那位案主给我的反馈,敲掉了我的外壳,让我更加真实的面对自己,敬畏咨询师这个职业。那时候看台上的咨询师做个案,简直不敢想象自己有一天也能走上去。更大的帮助就是在老师教导的部分,如何做哀伤处理、如何在原生家庭个案中问历程性的问题、如何接往日幼童等,这些咨询技术,我在回去都一一邀请志愿来访练习了好几遍,这样就巩固了老师教的内容,丰富了我的咨询历程。
这个期间作为心理学小白的填补,我学习了一些其他流派的课程,也补习了一些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但是咨询的主要脉络仍然是林文采式萨提亚,是心理营养的传播,单单是教导家长做心理营养,就可以有不少咨询了。这个阶段咨询量勉强维持工作室运转,但是我做的特别开心,因为我在一边自我成长一边帮助他人成长,除了作为妈妈的价值,我作为一个人的价值感之花,也在悄然绽放。老师说,做萨提亚模式的咨询,很正面导向,是提升生命力的,这样做就越做越有劲,果真是如此,我常常在咨询中品尝到喜悦和价值,做完咨询自己很满的感觉,看着正面导向、聚焦在改变的个案走向,我的心是满满的,咨询的反馈也大多数是正向的,这更加给了我很多力量。
到高阶的第二阶段,时隔十个月,我的咨询量累积到了近400个小时,再听林老师讲专业的时候能比较快的get到老师讲个案的结构、概念化的部分,对创伤治疗、抑郁症、以及离婚后的议题等,技术的部分能较快抓住要点,回去就直接在个案中运用了。咨询量的累积,给我带来最大的成长体现就在小组做个案时,由于上一个阶段的挫败体验,这一次在做三人小组个案时,我更加的谦卑,放下自己,更好的投入来访的体验中,虽然还是有一些害怕和紧张,但我告诉自己我即便什么都不会做,我就全然在那里陪伴、倾听,我就做到三个不做就可以,对我来说,虽然那时候已经在自己的工作室做了一些个案,但是在林老师课堂上练习个案的感觉还是不同,同学们都是“久经沙场”的,什么大咖没见过,如果做的不好还是很砸场子的感觉,于是我还是做了很多自我的思想工作,没办法,确实天生就是心理戏太多那一挂。五天的时间在三人小组做了两次咨询师,很意外的是,案主和观察员的反馈都还是肯定的方面多,多谢同学“手下留情”。我很感慨,当我很用力的时候,当我很有自我的时候,个案是失败的,当我消融自我很真诚的时候,个案反馈是可以的,咨询就是如此真实的体现着个人成长的程度呀。
这个阶段,我对自己还有一个成长事件,那就是拒绝上台做大个案。第一天老师就说就怕那些上台做个案东想西想的咨询师,完全不在当下,我觉得老师说的就是我嘛,如果我上去我的冰山肯定是四处乱晃,东想西想,大脑一片空白的,我那时候对林老师可是有很大的权威恐惧呀!那时我很崇拜林老师,我很爱林老师,我在运用林老师教我的东西帮助他人,可是我自己心里知道我很怕林老师,我非常在乎她对我的评价,即便是我知道她也不记得我是谁。所以我还是不敢上台的,当有同学向案主推荐找我做咨询师时,我拒绝了两次推荐。而这次我要练习的是,当我拒绝他人的时候,我不自责不内疚,我接纳自己可以不勇敢,我接纳自己暂时做不到,我选择放过自己,而我真的做到了。因为第二天我再面对推荐我的同学时,我的心还是坦然的,如果是从前,我的心一定是敲锣打鼓的。这个成长,我为自己点个大大的赞。
到高阶第三阶段,我的个案累积数到近500个小时了,这些个案中,三分之一是亲子关系心理营养养育,三分之一是青春期孩子,三分之一是个人议题,还真就夫妻关系的个案很少,那么正好这个阶段教婚姻治疗,哇塞~总是很感叹老师设计课程的厉害之处,不得不佩服!上完课程还是一样,在朋友圈公布我可以很有信心的做婚姻咨询了,回来就接了两个婚姻的咨询,全部就是用老师课上教的内容,效果真好哇,我也真是很幸运的人儿,每次学到新的咨询技术,就有这类型的案主来体验,我想除了幸运,最大的原因就是老师教的内容货真价值的好,用完有效果,口口相传,信任度就越来越高。至今为止,我的咨询个案,几乎都是转介绍来的,那不是做的有效是什么。
这个阶段自己的突破是我终于上台了。当案主邀请我的时候,我下意识的没有拒绝,也许是我的潜意识告诉我已经准备好了。当听老师讲我们要修的是稳定的自我,稳定自我就是无论外界如何评价,你在台上做完咨询,老师点评是好是不好,你的自我价值都不会摇晃的厉害,因为你稳定的知道自己是个怎样的人;咨询师不要怕挨批评,如果怕就没法做一个好咨询师,我们就是在批评中成长起来的。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我知道我准备好了,因为通过画那么多冰山,通过那么痛苦且喜悦的个人成长历程,走过那500个小时的咨询个案,我知道我是稳定的,我不再想东想西,我不再害怕批评,我准备好了接受批评,无论外人是赞我还是贬我,我知道我就是我,我能做什么,我不能做什么我都知道,我平时做的哪里好,哪里还不够,我也知道,我把这次上台当成是对自己的一次考试,我希望老师看到我肯定我,但是如果老师没有肯定我,老师批评我,我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那就是送给我的一份成长。就这样,我接受了挑战。非常感谢萨提亚场里每一位案主的抱持和敞开。
做完那短短的十五分钟下来,我知道自己还是很稳定的,我的心平稳的,气息是平静的,当下课后林老师走过我的身旁,我的内心竟然没有打鼓,这一刻我的权威恐惧也破了很多。果然给自己最好的安全感是允许自己一边怕一边做,做得多了,做成的多了,安全感就一层一层铺垫起来。我用三年的时间,来体验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句句经典。
做心理咨询整两年的时间,我从一个咨询小白白,到现在可以用咨询养一个小小工作室,并且走过了咨询的初级阶段,虽然还没有华丽养家,但是可以养自己的小梦想,让自己在做一个母亲、妻子之外,有自己的个人价值所在,让自己的所学所感有用武之地,我感到非常满足和对未来充满希望。我知道距离一名成熟的心理咨询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丝毫不担心这条路,有什么艰难险阻,我用林老师教我的保驾护航,我做我能做的,我就是有价值的。相比讲课我更喜欢作咨询,在咨询室里我更加触摸到人性的真、善、美,而这真是对了我一个忧郁型的胃口。我很高兴找到这条路作为我未来的工作,感谢老师给我们这些新手咨询师很多的鼓励、帮扶和纠正。
林老师说,一个全职的心理咨询师,做了三年还没阵亡的,那就是可以活下去了,2022年开始我是做咨询的第三个年头了,目标就是不阵亡活下去。
说了好多,好几个阶段懒动的笔,这下全交代了。这一路走来,真是感慨万千,千言万语汇成“幸运”二字,幸运遇到林老师,非常感谢引我进这条路上的朋友,感谢自己一直没跑,成长有痛但是坚守住。感恩林老师来到中国,这是多么有意义的到来呀。最后我想对林老师说,我现在也不是那种崇拜您,我是很爱您,我以您为我的榜样,我特别喜欢您,希望您收下这份喜欢。
~崔程程
202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