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学院 萨提亚文汇 BETTER ENGLISH BOOK
相遇萨提亚家庭治疗
2021-05-11


微信图片_20210506212308.png

“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要让所有的人忘记所有的痛......(歌曲《真心英雄》) 在灿烂的星空下有些人带来的感动是直抵内在,浸透身心灵,让所有的人忘记所有的痛,体验着那份成长和感动。这就是萨提亚治疗师的魅力。萨提亚的专业课也是成长课,这也是萨提亚家庭治疗的特点。

    萨提亚治疗师的眼光是穿透了人性的善来看世界,看到和谐,正向,积极取向,资源取向,甚至最后萨提亚提出家庭和谐,世界和平的理想。走近文采老师体会到一种磁性的吸引力,她仿佛内在凝聚了一种力量,象道七彩聚合的白光,温暖又坚持。

    听萨提亚的课程,也许,萨提亚家庭治疗是她有母性原则的原因,仿佛在淡淡的花香里面徜徉。淡定之中,苦难、悲伤、愤恨、羞耻、怨怼,以及自卑与自负,统统如同一张起了褶皱的白纸,在阳光下,被高超的萨提亚家庭治疗的大师信手捻来地抚平,重新再看这些人,事,物,“换了人间”。原来痛过了的人却是最懂快乐的人,只是他不自知而己。

    同是内在体验和探索的谈话疗法的开端—精神分析。开创了一个对人心理的关系和内在的探索。经典精神分析以冲突理论为依据的,强调自我协调外在现实,本我和超我。我们生活在一个内在和外在充满冲突的世界里。让我们去修通潜意识的冲突,使潜意识变成意识。当代精神分析,人本和精神分析有结合点的自体心理学亦强调缺陷理论。悲剧是人性这幕剧的主题。精神分析带领我们看到了人生的悲剧性所在。我们在关系了生存,也在关系里生病。精神分析的体验,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在感受和语言间不断地体验。在关系里面重新的体验往事如昔的历历在目。精神分析的治疗师被形象的比喻为考古者,带领来访者翻山越岭,修复潜意识的冲突和缺陷。而萨提亚家庭治疗的治疗师可以形象的比喻为园丁,一个悲天悯人的修复者。

    萨提亚模式在精神分析昌盛的背景下诞生,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我们再见到的是别样的风光与村庄。看到了负性的人、事、物的背后是存在着学习的资源。而一个人的可悲可愁可怜可爱可恨,一生的寻觅是关系中间的心理营养,那份深层的内在渴望。更加直接地体验当下里面所有的嫉妒羡慕恨,直接体验并转化。当我的身体在开始表达的时刻,在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的时刻,在我的身体开始放松的时刻,这一切似乎在说明着变化的发生。我从一开始就没有奢求什么,但是却带给了我一份丰厚的礼物。于是,将萨提亚的课程当作自我体验来体验。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生命力,是内在的自我自愈的力量,是生机勃勃。当我再见到老爸老妈时,觉察到他们的衰老,觉察到在他们的情绪背后的渴望。他们曾经在如此贫瘠的环境下顽强地生活,并做出她们所能够达到的最好。对他们的埋怨少了,对他们的理解多了。就是在此时,体会到“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很久以来,在我的内心里,是对父母有怨恨的。来自我内心中渴望有一个完美的父母和完美的家庭。来自内在的渴望,那没有得到的满足和缺失。母亲的情绪化,控制,唠叨,每每想到了,就心生无力感;父亲对我的否定,每每与他交流,就心生愤怒。

    那一天。父亲就一件事对我说:“你的这个想法连女人也不如,想事情没有你这么简单的了。你吃了亏都不知道怎么被人家怎么骗了。”我的内心还是腾起来那种愤怒。当我觉察了这个情绪,开始稳定了一下自己。我对父亲说:“老爸,你这么说我,我感到很不舒服。有一些事情我就是不知道,还没有学习会。如果你想让我学习考虑事情更周到精明,你可以要求我。我想我也是会去学习的。你这么急的说我,没有考虑到我的感受,没有看到我在生活里面其实是在学习很多的东西的。比如我在学习心理咨询,在改变。”父亲继续地表达着否定。“学什么心理学,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多大年龄了?也见不到什么效益。纯属瞎胡闹。”我缓了一下气息说:“老爸,你也知道,在我生活工作的环境里,没有几个人像我一样会去学习。其实我内心里,还是很想得到你的肯定的。你这么说,还是让我很难受的。”当我这么说完,我感到内在里是镇定有力量的。不再是一个自哀自怜的充满愤怒的孩子,是一个表达自己需要的成人。这要感谢萨提亚与心理学学习的觉察能力的提高,还有就是,萨提亚所传达的一致性的表达。做一名萨提亚的治疗师首要的是要准备好自己。要知晓自我的状态,了解自己未完成的事件,并且自我觉察,去接纳,同理,信任人。其中很有意义的一点是去寻求一致性的表达。当我做到了,我感到我和父亲都同时的放松下来了。原来,我是如此的在乎父亲,在乎他对我的看法和爱。他不会表达,我也总是幻想着他会改变,现在,我表达了,两个人都自然了。以往,我是面对一堵墙在呼唤,在愤怒;现在,我是面对一面镜子在觉察,在体验。

    我想,精神分析疗法是很有野心的,他期待一个人重新的改变命运,改变人格结构的缺陷和冲突,开始学习爱和工作。这是很有意义的,是对命运的超越。而萨提亚家庭治疗是没有那么大的野心的,她想让你活在当下里,活在一种重新来过的体验里,体验并转化你的故事,提升你的生命力。让你去看到人性的美,这也是很伟大的。如果说,精神分析是具有父性原则的,权威,中立,那么,萨提亚家庭治疗就兼具着母性原则,温暖,爱和包容。

    于是,便见得萨提亚治疗师有着大慈大悲相。文采老师的课上好几个人说见到了她身上有白色的光。真假不去辨,在那几个人的内心中是存在一个有光芒又令自己拍案惊奇的人存在的。萨提亚模式是强调治疗师的加入的。治疗师自己本身就是工具,就是一味“药”,也要在进入治疗的一刻把自己准备好。而我们作为治疗师最好的医治,是在生活中体验自己。

    想到阿难去见佛祖的故事。阿难去见佛陀,见得他的相,说世上难得他这样的慈悲庄严相,于是剃度追随佛陀。最后他亦继承了释迦牟尼的衣钵。而学习萨提亚家庭治疗亦是个庄重的来自内心中的选择。见与不见,它就在那里…

    白衣如雪,来去如风。这是对文采老师的第一印象。走进你的生命中的人们一定会有人与人之间的某种联系,因为那必然是经过了你的允诺和接纳。古人把这种感受用到了极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姗处。

    在萨提亚成长模式的第一步,就是治疗师准备好自己,和来访者做真诚接触,将关注和能量都放在接受和接纳来访者上(萨提亚,1987;贝曼2002)。然后与来访者的每个人格面进行联结,传达对他们存在的尊重,

    让来访者开始体验自己。温暖和接纳是治疗产生效果的前提(葛莫莉,2006)。在一段热闹无比介绍助教团队后,文采老师的开场白显得意外又平和,“我是林文采,我讲的课就会使你认得我。”然后言归了正传开课。


    俏皮的神情,笃定的表现传达出一份稳定的感受。整个人有一股子力量朝气蓬勃的会感染你。与她的互动中体会到她的温和又坚持。课休时,她会含笑陷在椅子里,不会回答问题。

   几天里,她喜欢着白色的衣饰,白衣如雪。衣袂飘起,白纸黑字里间凸显爱恨情仇的传奇。衣袂如风,处理个案的家庭雕塑,卷起了人们内在的感受,迈向倾听自己的、更深的地方。她带着一条水晶的挂饰,发着天蓝色的光泽。让人想到《泰塔尼克号》中的“海洋之心”。聚集着海洋般母性的能量。她的直觉,披肩黑发,某一时刻的神情,会让我想到另外一位华人的心理学者龚秫。那种深深的直觉,沉甸甸感的厚重;那种捕捉的敏锐,清风拂过,直抵你的内在里。感觉是直入内在的最好通道。文采老师形象又逼真的表达感觉的力量所在,她说,从来感觉是走高速公路的。从此,打开了感受去体验人们故事里面的悲欢离合。

    第一天开课,许是她刚下飞机,一派南国女子的容颜,丰腴水润的面色。而隔得一天,北国干旱风劲的天气便使得她如北国的女人,有得一分苍桑,也许她便是这样子的来融入这块儿土地,这儿的人们。象一颗麦子一样扎根儿下

    她讲童年的自己,爸爸和妈妈,她的移民家族故事。5年级的她会一个暑假读50多本书,沉浸在第一次的人际关系冲突的痛苦的反应里。开始反思人和人性,成为了同学们倾叙的小小治疗师。

    故事里从来不会缺少传奇,但是反思却有着珍珠一样的光芒。思考不是个特殊的事,只是谁敢不敢热爱生活的指标,就象是人们谈论着幸福的指数,反思是存在的指数,需要一颗敏感又坚持的心灵来运行。所以,懂你是如此珍贵

    听她与母亲的纠葛。听得到内心里的反抗和挣扎,苍桑的滋味一下子如泛黄的纸页展开,一代代移民的故事,伴着悠久岁月夜色的灯火叙说着清贫生活跃动的生生不息的人、事、物,一段思考过来的生活。爱恨逐渐成山色灯影的剪影。我依在稀画一幅图画,那山水,幻化成一种感情,滋养着我对父母的感情。在爱,在恨,在成长的故事里,仿佛成长的颠簸,多了阳光,多了雨水,多了与亲情的链接。

    为了获得妈妈的肯定,她为辛劳的妈妈买了一个月的夜宵。一个月,对一个少女来说,走过的是怎样的一份坚持。在内心里面满满地盛满着期待的力量。在妈妈的否定里坚持着。直到抵达母亲内心的深处。那个为了省钱去学校的灯光下学习后,踏着月光的少女,心里面揣着怎样的一颗柔韧的心灵,直到妈妈对她说话的口气变得柔和。改变只为得爱。

    萨提亚说:父母在任何时候都是尽他们所能去做。并且,有时父母常重复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熟悉的型态,即使那些型态是没有功能的。而且她定义了一个全人性的目标,即接受父母也是人,而不是只以他们扮演的角色来相处。沉思后,感受到父母的一个完整的形象,他们也有很多没有学习的东西,也有很多没有学会的东西。原来,一直以来,对他们给了最大的期待的压力,而不自知。

    文采老师的故事里面听得到萨提亚传递的声音,薪尽火传。“人们在当时都对其所知道的、理解的、觉察的做了最大努力。…我们认识到,我们不可能知道那些没有被教过、没有看过或没有体验过的东西。“(萨提亚爱,是需要学习来的。这个简单的道理,现在才开始去理解。

    生活有时候是需要智慧的。原来这个世界是有着变幻的面儿,有时我们如盲人摸象,抱着那根儿腿,拽着那根儿尾巴,沉浸在自恋夸大的全能之中,肢解了生活。我们是如此习惯选择熟悉的而非适切的应对,尤其在压力下

    萨提亚5岁时候,她决定长大后成为“让孩子们了解父母的侦探”。她做到了。过去,现在与未来我们也都会询问父母怎么了?家怎么了?还有我怎么了?这也就是萨提亚家庭治疗的魅力。萨提亚被称为“每个家庭的治疗师”。回家的路还要走很长的一段路,打破那些有问题的家族链,还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够成为自己的家庭治疗师。

    路。工作室往家走的路很长一段儿,先是平坦宽阔修饰,华光异彩,走的人很多,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到近家时,路开始变得坑洼简陋,万家灯火,但是让人亲切,走的人少了,可天天会走。想一想,离家最近的路不可不走,离家最近的路是一片爱。

    几天的课程下来,留在脑海的不仅是那些理念观点,还有身体和情感上,沐浴在一道七彩汇聚的白光下,对生活有了勇气,有了温度。那一袭白衣如雪,衣袂飘然,舞起了一道光芒,划破迷雾,在北国天空下,开始了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