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前些年上过林文采老师的“亲子课”、“亲密课”,也拜读过《心理营养》,所以对这次的专业课也是期待了很久,林老师的授课风格用“大道至简”来形容最为贴切。不过,第一天就跟我们介绍了萨提亚的五个治疗观点,其中讲到“治疗需要把重点放在健康、正向、积极的部分”让我想起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把眼光落在积极、正向的事件上,或是经常从负向事件中汲取正向资源,那么也算是在给自己做“心理营养”吧,当我们“心理营养”足够的时候,生命力就蓬勃绽放,那“每个人都拥有的内在资源”应该就能够被唤醒了吧,从而我们能够从“面对压力的多个选择中”做出那个“一致性沟通”的回应。
再说说“改变都是可能的”和“父母在任何时候都是尽己所能的去做”这两个观点吧:我的母亲十几年前听了林老师的“亲子课”以后做出改变时我已经20多岁了,早已经过了一般意义上的“亲子时期”。但是十几年以来我们的关系确实是修复了很多,至于她在我小时候为了训练我的“独立性”而对我做的那些“坚定的行为”其实也是在那个当下做了“她所能及的最好”。在“童年幻游”的冥想中我再次看到了父亲、母亲小时候成长的那两个大家庭,以及这两个不同风格、不同氛围的家庭文化传袭至今成就了现在的我,这是多么独特、多么有趣的历程啊。这次课程老师花了很多时间在讲“原生家庭”,通过摆雕塑让我们看到每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呈现出的不同面貌,让我们看到老师是如何在一个个看似迷惑的场景里,用她敏锐的觉知,清晰的思路、温和的语言轻推着案主去看到、连接、表达、宣泄、和解、重塑……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花了近20分钟跟一个案主不断澄清她的议题,然后又让她反复从母亲和自己的角度去一点点的看到、厘清…….这个过程可惜我不能复盘,但是让我看到了咨询师清晰的脑回路和一种轻推的力量。
一致性沟通是萨提亚在治疗过程中一直在做的,林老师帮助我们先学习了 “非一致性沟通”的四种应对姿态。在体验活动中,当我和“老公”同时指责对方时,眼睛怎么也看不到跪在我俩中间那个“讨好的孩子”,这种感觉触动了我。难怪我的孩子最近经常问我:妈妈你现在生气了吗?回家以后我赶紧告诉他:宝贝,感谢你提醒我现在脸色不好,但我有时候是沉浸在自己的生气或者别的情绪里,与你无关,过一会儿就会好的。而一致性沟通是需要多多练习的,课后在心之霖组织的俱乐部沙龙里,学员们尝试着做“一致性沟通”,即使平时觉得说话还蛮好听的我也只能比较顺畅地说出前两句,后面表达期待和渴望的句子总是词不达意、剑走偏锋;看来我还得在俱乐部里和同学们常常练习、交流,共同成长,也期待带着新问题去赴与林文采老师的二阶之约。
声明:本文作者 | Amy,为2021年福州林文采萨提亚专业L1一阶学员,转载分享均需作者授权!